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高凯)阿舍长篇小说《阿娜河畔》研讨会日前在中国作家协会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办公室、北京出版集团、宁夏文联、黄河出版传媒集团主办。
阿舍,维吾尔族,中国作协会员,宁夏作协副主席。出版有长篇小说《乌孙》,短篇小说集《核桃里的歌声》《奔跑的骨头》《飞地在哪里》,散文集《我不知道我是谁》《流水与月亮》《白蝴蝶,黑蝴蝶》《撞痕》,随笔集《托尔斯泰的胡子》等。作品获十月文学奖、《民族文学》年度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九届文学艺术奖文学类散文一等奖及第十届文学艺术奖文学类中短篇小说一等奖等。
长篇小说《阿娜河畔》。出版方供图
《阿娜河畔》是阿舍的最新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茂盛农场的建设中,以明双全一家为代表的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历程。小说多角度、多方位地描写了边疆建设的壮阔事业和巨大变迁,以及边疆人民生活的跌宕起伏和亲情、爱情、友情的真挚可贵。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纳杨在致辞中表示,《阿娜河畔》是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推出的又一部优秀文学作品,该作品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历史的书写,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学表达。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表示,阿舍心里有爱,笔下生情,她在用新的方式去书写小说中的人物,她疼爱他们、理解他们,并通过他们写出了人性的美好。贺绍俊强调,爱情作为一种信仰,是这部小说最重要的主题。“阿舍个人的姿态、情感和世界观与小说的主题完全一致,有阿舍这样的写作,我们的文学就会多一些人类之爱。”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白烨认为,阿舍从特殊的角度写出了兵团的建设史,并以细腻绵密的笔触完成了宏大叙事,当中又包含着很多复杂细微的感情。“这部作品书写的是几代人的人生,从大的方面写出了兵团的建设,以及兵团人的付出和奉献,小的方面又写出了普通人坚韧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信念,写出了他们自带亮光的人生跋涉。”
《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表示,《阿娜河畔》在强烈的矛盾冲突中写出了几代人生命中的兵团,梁鸿鹰强调,这部作品将议论与叙事、记述与抒情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阿舍对新疆大地上的山川河流特别熟悉,也特别热爱,只有怀着这样的感情,才能写出如此有生命质地的文字。
“《阿娜河畔》有着‘天然去雕饰’的质地,有着朴素之气。”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评价《阿娜河畔》是回到生活、情感本身,回到人本身的写作。“这部小说首先是非常厚重的情感之作,是有情的写作。作家重塑了兵团人们的情感,她对世间的理解饱含着深情爱意。所以读者会在小说中看到,陌生人因为在兵团生活而结下了深厚情谊,这种感情甚至超越了血缘关系。”张莉认为,当作者把写作对象当成一个“人”来平视的时候,小说就有了复杂性和可信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刚认为,《阿娜河畔》里面有三个主人公:时代、地域与一代一代的兵团人。“读完这部小说,有一种被流水般的时光冲刷过后的宁静感。整个故事围绕着情感展开,人物的情感纠葛构成叙事向前推进的唯一动力,情感的戏剧性也为整个文本带来了阅读的魅力。”(完)
中新网深圳12月3日电 2023中医药国际传承传播大会(以下简称“大会”)3日在深圳举行。大会以“聚焦中医药传承传播 共促文明交流互鉴”为主题,力求促进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传播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大学生代表现场宣读中国中医药传承传播倡议书。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石学敏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针灸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列出的主要学科和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医药治疗手段,为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交流互鉴、助力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大家可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推动中医针灸的传承创新,提供优质的中医针灸服务,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的智慧。
2023年“最美医生”、国医大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丁樱教授带来《国医大师话健康》的主旨演讲。她因精湛的诊疗技术和贴心的医疗服务被称为河南中医儿科拓路人、患儿信赖的“丁奶奶”。
嘉宾现场为“中医药图片和非遗艺术展”剪彩。主办方供图
中国中医科学院原院长、首席研究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兼中医药委员会会长曹洪欣指出,把握“守正创新”方向是高质量发展中医药的关键。坚持中医药主体发展,守护“本和源、根和魂”,保持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是“守正创新”的核心;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是“守正创新”的关键,坚持发掘中医古籍文献精华,不断丰富中医理论与实践,既是“传承精华”的重点,也是“守正创新”的有效举措;发挥中医药维护生命健康与防病治病作用是“守正创新”的不竭动力;注重中西医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是“守正创新”的有效途径;适应并满足人类健康需求是“守正创新”发展目标。
中国新闻社编委毛建军在致辞时表示,中医药既是中国传统治病救人的医药学思想和技术,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典型载体,其思想理念和实践方法都蕴含着深刻的中国哲学智慧。传承和传播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不仅是为振兴中医中药奠定文化基础,也能让大众更加深刻地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中医药国际影像传播联盟启动仪式现场。主办方供图
巨邦传媒创始人郭东表示,当下,我国的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深圳同样成为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希望通过这次大会,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非遗传承,关注健康美丽。
大会设置了专家主题演讲、圆桌对话、中医药图片和非遗艺术展、非遗健康论坛、“同仁堂国药杯”第五届全球大学生中医药国际化征文大赛决赛颁奖、中医药国际影像传播联盟启动等丰富活动。其中“中医药图片和非遗艺术展”聚焦“传承精华,传播好中医药文化瑰宝”“守正创新,为中医药注入发展动能”“文明互鉴,让中医药更好造福人类”三大主题,以100多张图片和中英双语图说的形式,回顾了中医药传承发展、守正创新以及走向世界、服务大众的步伐。
嘉宾现场参观“中医药图片和非遗艺术展”。主办方供图
大会由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中国新闻图片网、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中国针灸学会主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中新雅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深圳巨邦传媒集团承办。(完)